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新闻 >

张永生:贵州有望以新发展理念实现“蛙跳式发展”

2021-07-13 10:36:45 来源:壹点网

 

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接受论坛新闻中心专访。

7月11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中外嘉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主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贵州省任命政府共同主办。

当天,与会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接受论坛新闻中心的专访,剖析了绿色发展观念转变给乡村带来的巨大改变。张永生认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贵州正迎来蛙跳式的快速发展。

张永生曾于2012年参加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的课题“2030年的中国”。他说,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绿色发展是奢侈品,应该优先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来治理环境;不过,当时课题组在报告中就提出,要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

张永生指出,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看似效率高、成本低,但如果考虑其外部成本、隐成本、长期成本、福祉成本等,总的成本其实很高;相比之下,绿色发展才是更高质量的发展。现在,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老百姓也广泛接受新的发展理念,变化非常大。

“2030年的中国”课题报告中提到,2030年的中国将建设成一个“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中国。张永生认为,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远超预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十八大以后发展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发展是中国的重大战略机遇。尤其是,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可能会由此迎来下一个四十年发展奇迹,而且是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张永生表示,十九大提出的是“乡村振兴”而不是“农村振兴”,一字之差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农村”是一个非常传统工业化的概念。“农”对应着“工”,意味着“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的地方,是农民劳动和居住的地方。这是传统的“三农”概念。“乡村”则是一个新的空间概念,意味着乡村除了农业以外,还可以依托其生态环境和文化优势,开展很多经济与非经济活动。一旦用“乡村”的概念替代“农村”,农村的发展前景就大幅扩展。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根本上是要跳出传统“三农”的概念,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概念来重新定义“三农”。

谈及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关系,张永生表示,过去乡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工业化模式。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一个从属地位,是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地方。同时,农业现代化是按照传统工业化的逻辑进行的,生态农业被改造成了化学农业,产生了农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冲突,发展不可持续,必须将整个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发展。因此,在传统工业化思维下,就很难真正解决乡村振兴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跳出传统的“三农”概念,必须用生态文明的概念对“三农”进行重新定义。这就是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对于贵州年来的变化,张永生认为,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贵州的生态环境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变得相对落后。但是,如今在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历史条件下,贵州发展的优劣势就发生逆转。过去因为欠发展,受到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冲击相对较小,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反而得以幸运地保留。在新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互联网时代,这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就从过去的劣势逆转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贵州有可能以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蛙跳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