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癌症袭来 谁来帮帮绝境好人

2015-05-21 19:29:55 来源:重庆商报

“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在我力所能及的地方,能帮一把是一把。

”市三院,亲人在照顾病床上的李松。 记者 张路桥 摄

他身处创业顺境或逆境都不忘帮助山里孩子 曾经两年为近百名患病或贫困孩子捐款捐物

“现在我只能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曾经患病渴望救助的孩子,有了更深的同情……”

商报记者 余常海 实习生 赵丹丹

昨日,窗外雨停放晴。市三院普外科10床,电视里播放着爱心企业为山区小孩送爱心物品的新闻,今年才满50岁的李松忍着腹部的疼痛,咬着牙睁开了眼。上月底,李松刚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休息,突然感到身体严重异样,到医院检查,结果傻了眼——直肠癌。

“电视里的画面,让我看到了17年前的自己,现在我只能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曾经患病渴望救助的孩子,有了更深的同情……”看着新闻,李松低声感慨——热心公益的他,两年时间曾为近百名患病或贫困的孩子捐款捐物。

如今,李松的处境让人揪心,好心人能不能帮助这个绝境中的好心人?

他的孝心

声音

他的爱心

照顾父母妹妹撑起一个家

自责未能挽救17岁白血病女孩

“叔叔是个好人,

病痛你别伤害他”

时间回到19年前,1996年夏天,而立之年的李松从北京打工返回重庆涪陵,迎着即将成为“直辖市”的契机,他开始寻找商机谋划创业。

回到家乡后,李松发现不少国营企业面临着改革重组。“何不搞一个需要下岗工人的企业,既解决就业问题,也能获得收入。”李松权衡再三,决定开办百货商场。当年底,他向亲戚朋友和银行借了超过50万元,开办了涪陵富利百货商场,招收的百余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下岗工。

1997年,胆子大又有热情的李松,把商场经营得顺顺利利。手里比较宽裕后,李松又开始寻找一些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的下岗工人能够尽快找到工作。

“他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总是为别人考虑很多。”李松的朋友林勇告诉记者,与其他的老板不一样,生性善良的李松,少了一些纸醉金迷,反而对公益事业情有独钟。

1998年,林勇像聊天一样告诉了李松这样一件事:酉阳17岁女孩陈华丽(化名)身患白血病,由于家庭贫困已面临无力医治,花一般的少女有可能就此凋零。

“你一定要帮我联系上她,她太年轻,不能就这样放弃生命,缺什么我来想办法。”林勇回忆道,对于一个和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陌生人,李松当时的诚恳让他无比感动。

几经周折,林勇终于在酉阳一家医院找到了生命垂危的陈华丽。李松二话没说,直接通过银行向其家人打来2000元,随后又寄来5000多元。

然而,不到半个月时间,病危的陈华丽离开人世,这让李松伤心不已。时至今日,李松仍自责,认为是自己知道的时间太晚,错过了女孩的最佳治疗时间。

昨日下午,天稍微转晴,阳光开始穿透云层射向病房,病房里的吊瓶换了一瓶又一瓶。在47岁的妹妹李蓉眼中,曾经如钢铁般的哥哥,如今已经消瘦了许多,眼神里少了光。

李松至今未婚,也没有孩子,尽管他笑着把这一切都归结于缘分未到。可李蓉心里清楚,哥哥也是为了这个家,忙前忙后才耽误了终身大事。

李松家中共有三兄妹,家庭条件并不好。“从小他就很照顾我和妹妹,哥哥17岁时,我14岁,妹妹李琳才10岁,当时家中就只有烙的三块大饼,他只拿了半块,其余的都分给了我们,说你们还在吃长饭,多吃点。”李蓉说,对两个妹妹,哥哥从没有一句怨言,对父母,哥哥也没有一丝牢骚。

“他刚创业时,我跟丈夫去了上海打工,妹妹还在读书,帮不上忙。父母年事都高也帮不上,家中的大小事务,都是哥哥一个人操办。”李蓉说,当时又遇到了父母两个人都生病,妹妹在病房里照顾,哥哥为了父母能吃上新鲜干净的饭菜,常常在商场忙完后,又赶紧回到家中煮好饭送到医院,自己没来得及尝两口,又赶紧回到商场继续工作……

主治医师瞿荣锋来到病房询问病情,李松还是一如既往的腹痛,瞿荣锋眉头一皱,又赶紧舒展开来,“没事的,正常,好好休息,目前状况还是不错的。”瞿荣锋安慰道,并将李松的病历材料收走,又悄悄的示意让李蓉到病房外来。“发现得还是有些晚了,但手术后恢复还是很好。”

瞿荣锋并没有完全告知李蓉实情。他告诉记者,李松直肠癌是肯定的,并且伴随着转移,尽管做了手术,情况也并不乐观。不仅如此,从住院到现在,李松也花费了近6万元医疗费,高额的治疗费用,也让年过半百的他,有些吃不消。

李蓉回到病房里,耷拉着脑袋开始为李松削苹果,李松似乎看出来了些什么。“没事,没事,肯定会好起来的,都怪我自己生活太不规律了,病好了一定不会了。”李松笑着安慰着李蓉,却又很快沉默了下来,眼神向着外面已经放晴的窗外,刚闪过的一丝希望的眼睛带着泪痕。

得知李松患病后,一拨又一拨的人来病房里看望,其中不少都是他曾经救助过的孩子。今年27岁的涪陵人余磊便是其中一人。

“叔叔是个好人,病痛你别来伤害他。”余磊告诉记者,1998年自己因家里贫困,是李松叔叔的不断资助让他读完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上班。

“要不是当年他资助我读书,如今我可能仍只是一个村民。”他说,自己忘不了李松叔叔的资助,在工作之余,他也参加了社会公益活动,像李松叔叔一样,做个有爱心的人。

“现在他生病了,

希望每天来陪他”

他的承诺

7年逆境仍不忘大山的孩子

今年50岁的吴明亮,每天都会来病房看望,作为发小的他,早已把李松当成了亲人。

“要不是他热心的帮我们家,可能我妈妈已经瘫痪在床。”吴明亮说,1999年,他从涪陵来到重庆某国有工厂上班,但是效益不好。祸不单行,在老家的母亲又突然摔断右腿,急需送往医院救治。

当时,吴明亮仅有400多元钱,除去往返车费,根本就不够医药费。迫于无奈,吴明亮将实情告诉了还在涪陵的李松,此时李松经营的商场很是艰难。“哪知他急忙赶到了医院,支付了500多元的抢救费,并每天都去医院探望。”

“一直以来,都没有办法补偿他,现在他生病了,就希望每天来看他一次,陪他聊天。”吴明亮说。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松将目光关注到公益事业上,他不止一次地承诺,只要条件允许,一定会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林勇说,当时李松每周都要收集报纸,从重庆商报社的慈善活动“托起明天的太阳”——“一帮一”爱心助学中,选出需要资助的贫困失学儿童,乡村小学、医院也成为他常去的地方。

1998年6月,李松在新闻报道里得知,黔江某山村16岁男孩宋智勇品学兼优,可家中贫穷,初中即将毕业却面临辍学的窘境。“他特地向班主任询问证实了情况后,决定每月按时资助500元的生活费,学费另算,一直到大学毕业。”林勇告诉记者,7年来,李松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但这个承诺实在太艰苦。

林勇说,当年商场面临经营困难,李松身上背着近40万的欠款,可仍记着许下的承诺,面对家人的反对,他明里安慰着说没有再资助,可暗地里不断的将省吃俭用的钱寄给受资助的贫困学生。1997~1998年,李松直接或间接资助的患病或贫困学生有近百人。

“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在我力所能及的地方,能帮一把是一把。”时至今日,李松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后悔。他说,自己感到惋惜的是,直到2005年完成承诺,资助了宋智勇等几名学生后,他经营的商场彻底倒闭,之后看到有更多的“宋智勇”出现,他也只能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的心愿

“还想再尝尝妈妈做的回锅肉”

对于李松来说,病痛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年迈的父母。今年已经快80岁的老母亲,还在自己江北的家中,自从李松患病后,三兄妹都瞒着两位老人。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尽孝心。”李松说,可他就不是一个“孝子”,父母一直放心不下的婚姻大事,他至今都没能满足父母,不期而至的病痛,就像屋漏又遭连夜雨。

“平时没有多的时间陪伴父母,想起来也是很后悔。”李松说,母亲做得一手好饭菜,让他现在想来尤其怀念,“还想再尝尝妈妈做的回锅肉,不知还有没有机会。”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