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正阳永兴镇:建设美丽乡村 构建幸福家园

2016-10-13 16:39:45 来源:搜狐

金秋十月,笔者在正阳县永兴镇王老新村看到:一条宽阔的熊王路村前穿过,村内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条条巷道干净整洁,两旁的风景树绿意浓浓,“文化墙”“道德墙”格外抢眼,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尽情玩耍,忙碌在田里秋收的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好一派现代农村生活的美好画卷。

该镇党委书记李东升告诉笔者,近年来,永兴镇以“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为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农民幸福美好家园,提高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2015年,永兴镇赵庙村被确定为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村。

科学绘制美丽乡村蓝图

早在2008年,该镇就提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设计远大目标:“10年保先进、30年不落后、50年不遗憾”。

为此,该镇多次邀请市县城镇建设专业技术人员来镇进行考察、设计、制定《永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5-2025)》和《永兴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2008-2025)》,合理安排村镇空间和产业布局,科学绘制路口、王老、赵庙、盛楼、万安等1个万人社区、5000人社区和4个新农村的建设蓝图。

“我镇率先在全县完成农村集镇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镇区远期规划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该镇镇长梅一禾说,历届党委、政府都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主导思想,不管什么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是谁,都严格按规划审批,确保集镇、社区建设有序推进。

多策并举建设美丽乡村

“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紧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全民共建。”该镇分管人居环境工作的人大主席闵捷说,只有通过多元化投入建设,才能不断完善其功能,打造城乡“一体化”美好的乡村。

该镇以“向上争取+以地生财+招商引资+金融借贷+社会自筹”的城镇建设模式,先后筹集资金上亿元,建成6.5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的集镇。

目前,该镇先后建成了吕永街、北环街、南环街、政二街、工业街、西环街、东环街、中心街等四纵四横八条大街和农贸市场、农资市场、果品市场、蔬菜肉蛋市场、服装家电市场、日用百货市场、建筑建材市场、废旧品回收市场等八个专业市场,修建镇区道路18条,硬化道路30公里,镇区道路内硬化率100%;完善了教育、卫生、银行、电信、电力、车站等各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健全工商、税务、公安派出所、文化服务中心等机构设置,提升了城镇品位。

并依托“社区建设、新村开发、土地整理、特色农业”四大平台,加快构建以镇区为中心、以社区为节点、以新农村为终端的新型城镇体系。全镇共建万人社区l个,5000人社区1个,新农村4个,吸引了本镇及周边13000余人入住。建自来水厂7座、让全镇3万余人用上了“放心水”。建垃圾填埋场7个,垃圾填埋率达92%以上。土地综合治理开发“空心村”平整可耕良田2000多亩等。

环卫整治清洁美丽家园

该镇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清洁家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实行镇长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名副镇长协调抓的领导机制,抽调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集镇发展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30人组成工作组,分片包村、包街道、包路段,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

镇里与各商铺、门店、农户签订门前卫生“三包责任书”,推行不准私拉乱建、乱停乱放、乱扔乱倒垃圾等环境卫生“十不准”准则,大力宣传爱国卫生教育,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综合治理清洁家园。该镇先后投资30万元,维修损坏的路灯13个、安装集市公共设施7处、购置流动垃圾箱210个、改装垃圾专用车3辆等。招聘16名集市环卫工人,每村成立5-7人保洁员,负责日常环卫工作。

以公路沿线两侧、街道、村社等的周边风貌、垃圾、卫生死角等为重点,组织人员进行集中治理,先后拆除板房11处、简易棚子7处、窝棚2处,治理流动摊点102个、户外广告牌47个,清理垃圾死角6处、砂石、路障39处。

各村也积极行动,对农村“五乱”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真正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

“今年以来,我们村先后8次进行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群众清理了“三堆”(杂物堆、土堆、草堆),治理了“三乱”(乱倒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实施了“三改”(改水、改厕、改圈)工程,美化了“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环境,使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路口村支书杨呈义在县环境卫生观摩时介绍说。

创新发展建设幸福家园

创建美丽乡村的关键是“美村”、“富民”。该镇坚持把创建美丽乡村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以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土地平整、“生态乡镇”建设等惠农政策为契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先后建起了9万亩优质小麦基地、7万亩优良花生基地和80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畜牧业得到大发展,去年以来,新建养猪场3个、生猪存出栏近10万头,大型养羊场1个、存栏300头,养鸡场2个、存栏40000只。完成了1000余亩生态林、50万株树木的林权制度改革,全镇完成率达90%以上。

以“公司+协会+农户”、“支部+农户”等为模式,培育农业新型经济主体。鼓励农村能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镇建立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15个,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落实农村惠民政策为抓手,惠及民生。去年以来,争取资金55万元,为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户等困难群体危房改造79户,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解决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全镇发放粮食综合直补1000多万元,良种补贴7000余户8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4%。

以改善医疗条件为基础,保障群众健康。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卫生院门诊楼,11个村建立了标准化的卫生室,全镇3万余人参加了新农合,参保率达100%,新农合报销达500余万元,受益群众2万多人次,为1.6万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全镇建有农家书屋14个、每个书屋藏书5000册以上,镇设文化站1个、配有电视、放映机、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等,文化资源共享室2个,提升了农村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每逢重大节日和文娱活动期间,组织锣鼓秧歌、旱船狮子、杂技、歌舞团等进行表演,在5个新村和社区推广广场舞,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全镇13个行政村每村每月2场送戏下乡活动、一月一场科技电影,同时开展普法电影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该镇广大群众出行水泥路,居住的“小洋楼”,吃的是自来水,骑的的“不烧油”(电动车),小日子过的忒幸福。一些群众自豪地说:“美丽乡村是俺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金秋美景入画来,美丽乡村日月新。该镇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张华)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