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原创 >

“云祭祀”开启文明祭祀新风尚

2020-03-17 08:53:44 来源:贸易经济网

近日济南市发布关于暂停清明现场祭扫活动的通知,民政部门发出倡议,呼吁市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选择“云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根据民政部门统计,济南市往年清明节现场祭扫人数约为57万人,以玉函山为例,清明节三天祭扫量可达18万人次,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3月16日《济南日报》)

随着清明节临近,祭祀扫墓的话题逐渐升温,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给今年清明祭扫带来不便,首要考虑的就是感染风险。目前,各地为规避感染风险,纷纷出台相关管控通告,暂停组织公祭、江祭、骨灰撒散等群体性公祭活动,暂停现场祭扫活动等,以防范发生聚集性疫情传播。同时,各地为了满足民众的祭扫需求,又开展由工作人员代扫,鼓励民众选择“云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从而开启了疫情期间的文明祭祀新风尚。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均在倡导移风易俗,大力推动文明祭祀模式,鼓励民众采取鲜花祭扫、网络祭扫、“云祭祀”、居家追思等,以达到低碳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火灾事故等目的。从实际推广情况来看,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文明祭祀,但增长速度过慢,总体占比还是太低,未能形成普遍性的社会潮流,在清明节期间,各地依然面临很大的交通管控和环境污染压力。

如今,传统祭扫撞上了新冠疫情,在防控疫情的规则下,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各地均要求民众遵守不聚集、减少出行、社交距离等,则使得清明祭扫模式成为重新考虑的事情。从现实情况出发,规避疫情风险是首要的,不能为了清明祭扫而让民众冒生命风险,因此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就是全面推广文明祭祀模式。如此,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的祭扫需求,亦能最大限度防范聚集性疫情,保住疫情防控成果。

祭祀活动重于心不拘于形,特殊时期应有变通方案,通过网络献一束花、上一炷香、点一支烛,颂读祭文来寄托哀思,一样可以达到祭奠先人、追思哀悼的目的。事实上,传统习俗并非一成不变,也要因时而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已有很多传统习俗被迫改变,诸如春节拜年、走亲戚、聚餐、团拜等,要么暂停,要么改为其它方式。

由此可见,那些坚持传统习俗不可变的态度,实则属于僵化思维,在非常时期,要按照轻重缓急而有所取舍、有所改变。其实,对于清明祭扫活动该如何变革,社会各界已经争论了许多次,疫情迫使大家宅居抗疫之际,给了我们全面衡量传统祭扫利弊的时间,也是一个全面推动文明祭祀的契机。

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疫情期间倒逼传统祭扫被改变,既有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也有外界环境的压力,但我们应该看到,文明祭祀改变的只是形式,并未改变祭祀内核,新时代应该有新的祭祀仪式,不妨更坦然的接受,让文明祭祀走得更远些。